看过一则民生新闻,心里五味杂陈。
在生命的后半段,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时光。然而对于今年70岁的刘大爷来说,这段岁月过得格外“艰辛”。
刘大爷的一双儿女早已成家立业,本来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过得也蛮滋润。
但自从几年前刘大爷从单位退休后,原本平静的生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开始,刘大爷只是帮忙接送几个孙子;后来,除了接送,刘大爷还要承担孙子们的学费。甚至,孙子们的日常零花,也成了刘大爷的日常开支。
等到孙子们上了小学,每到周末,儿子、女儿两家人全部“回家看看”,刘大爷又开始犯难。
因为小一辈来了什么都不干,买菜、做饭、洗碗等这些活儿,都是刘大爷和老伴儿一手操办。每次孩子们走后,刘大爷和老伴儿都要歇上好几天,才能慢慢缓过来。
来源:视觉中国
尤其是最近几年,儿子和女儿总是从刘大爷这里拿钱用,虽然每次都打着“借”的名义,但是从来都没有还过。
“其实我心里跟明镜似的,我知道他们一直以来把我当成了‘自动取款机’,什么时候需要钱就过来取。”
有一年,刘大爷生病住院,是儿子给办理的住院手续。但经过这一遭,刘大爷的医保卡、银行卡等,全都进了儿子的口袋。
自此,刘大爷要用钱,都得找儿子要。
对于这种情况,刘大爷颇显无奈:
“你说我能跟他硬要回来吗?如果我硬要不仅很难要回这些东西,甚至还有可能就此和儿女的关系搞僵硬。我只能安慰自己,做父母的,不就是为了孩子好吗?”
世事难料,本以为退休后可以儿孙绕膝、安享晚年,不承想,如今倒成了给儿女倒贴钱的保姆。
其实,刘大爷的经历并非个例,类似的新型“啃老”还有很多。
来源:视觉中国
被亲情“绑架”的父母,进退两难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付部分甚至全部的生活费过活。
然而,身在其中的儿女浑然不觉,苦的却是年过半百依然不敢松懈的父母。
50多岁的张阿姨,最近就遇到这么一件烦心事。
作为许多大学生的就业首选,考公考编的热度近年来只增不减。然而考公之路却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上岸的人十分有限。
张阿姨的女儿北里已经毕业两年,却一直在家备考公务员。说是备考,实则是打着“备考”的幌子,在家待着。
北里在家并不好好学习,每日不是忙着出去逛街聚会,就是和小姐妹商量哪天再出去旅游。
即便偶尔抽出时间来做做题,也只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所以每次考试,北里的成绩都不太理想。
来源:视觉中国
张阿姨为此事操心不已,平时没事就在女儿面前念叨:
“你还是好生看下书嘛,不要每次都是临时抱佛脚,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不要老是出去玩儿,自己也不挣钱,花钱倒是心安理得。”
“……”
一开始,北里手心向上要钱的时候还偶尔脸红,觉得不好意思;可后来,张阿姨说得多了,北里反倒理直气壮起来。
“出去工作,很简单,但都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要考到体制内,那样不是一劳永逸吗?”
女儿说得头头是道,张阿姨见劝说不了女儿,便只能由她了。毕竟,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也不好硬逼着孩子。
可以说,张阿姨是无数“中国式”父母的一个缩影。
被已经成年的子女用感情“绑架”,在名为“爱”的漩涡里进退两难。
他们既想身体力行支持孩子的选择,但又不得不承受“老养小”的现实,只能在生活这条路上继续风雨兼程。
相对孝顺而言,父母更希望孩子独立
同事小杨说过这么一件事。
小杨今年28岁,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每月工资8000元。在二线城市,小杨的工资算是中等水平,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然而,小杨和他的恋人已经相恋3年,计划在今年结婚。
结婚不是小事,女方提出要10万元彩礼。
为了凑够彩礼钱,小杨在工作之余,还额外兼职做一些副业。即便如此,小杨每月除开日常花销,净收入只有不到1万元。
按照这个进度,要想在年底之前攒够10万,有些不大现实。
去年,小杨按揭购买了一套98平方米的房子,首付38万。
首付的钱,全是父母出的。
来源:视觉中国
加上这次结婚,父母还要为他们筹备婚宴,给女友购买3万元的黄金首饰,再加上买车的18万,父母的积蓄已经被掏空。
于是,当小杨不得不再次问父母“借钱”时,父母只好向亲戚借了10万元。
小杨其实很懂事,但面对现实,他也犯难:
“如果可以,我宁愿自己打拼,可女朋友不能一直等我。这就是现实,我不啃老,女朋友就会离开,所以我只能尽可能地接外活,让父母压力小一点。”
不过,小杨不知道的是,为了给自己凑钱结婚,父亲把本应用来手术的钱垫了进去。等到小杨结完婚,母亲才把实情告诉他。
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又厚着脸皮向娘家亲戚借了十几万,这才没耽误父亲的治疗。
不过,父亲的病医好之后,却又不得不面临更大的难题:
还清举借的外债。
而为了不影响孩子的生活,老两口悄悄在菜市场摆起了早餐摊,每日起早贪黑,丝毫不敢松懈。
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经常说,成年人要学会独立。
独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一直都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其实孝顺父母最好的模样,也是这两个字。
纵然父母辛苦半生,不求回报,但为人子女更要明白——
父母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们同样渴望自由,也有自己想要奔赴的诗和远方。
他们最大的期盼,并不是孩子回报自己什么,而是孩子有自己广阔的天空,能够自食其力。
世界上最贵的“啃老”,叫“我养你老”
人民日报报道过这样一件事。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有一个叫黄思林的小姑娘。
4岁的时候,黄思林的父亲从工地的脚手架上跌落,造成脊椎粉碎性骨折,脖子以下的部位全部瘫痪。
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负债累累,黄思林的母亲郁郁而终。
7岁起,黄思林就独自扛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
来源:网络
日常,黄思林每天要为爸爸洗脸、刷牙、穿衣、喂饭,还要进行翻身、按摩等各种护理。
为了维持生计,初中毕业后,黄思林当过洗碗工、搬运工,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孩子的辛苦,父亲看在眼里:“孩子,你是我的一切。你也不用太累了,咱父女俩好好活着就行。”
明白父亲的心疼,黄思林一脸无畏:“没事,我有的是力气,咱们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来源:网络
质朴的语言、无声的行动,换来的是生活的蒸蒸日上。
2021年,26岁的黄思林又在夜市摆起了流动小摊卖烤猪蹄,踏上创业之路。
来源:视觉中国
黄思林喜欢把自己烤的猪蹄拿给父亲吃,每次吃完,父亲总是赞不绝口。
“虽然父亲不能给我什么,但只要有他的陪伴,我就有力量去做很多事。”
虽然辛苦,但黄思林很开心,因为在她看来,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就是人生。
来源:网络
很多网友被黄思林深深感动:
“你养我大,我养你老,满满的正能量。”
是啊,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在我们年幼的时候,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当他们年迈时,我们也应当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这世上最贵的啃老,莫过于“我养你老”。
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就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提出了建议,其中就提到,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主持人白岩松也认为:
“我觉得‘为家庭减负’提得非常好,因为如果能为家庭当中的年轻一代,包括年轻夫妇减负的话,全家老少也都会成为受益者。”
从长远来看,为家庭减负,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只有每个家庭成员的负担减轻了,这个家才有变幸福的可能。
而从当下看,家庭幸福的钥匙,其实就握在每个家庭成员自己手中。
来源:视觉中国
当孩子的工作和家庭兼顾不过来时,父母能伸手帮一把;
当父母头发斑白、行动不便时,孩子能学会心疼和关爱。
从爱出发,有爱才是家。
唯有双向奔赴的付出和给予,才是“单边啃老”的解药。
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作者:今夕何夕,但遇良人,山水一程。
原创文章,作者:读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btzlt.com/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