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罗斯军队采取“空地协同,多地推进”的战术,乌克兰军队在顿涅茨克战场的防御正在逐步瓦解,俄军多地同时推进让乌军疲于奔命,与俄军进攻巴赫穆特时期相比,当前俄罗斯地面部队拥有强大的空地火力支援,炮兵火力更是乌军十多倍,可以随时对进攻方向上的乌军阵地实施高精度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乌军使用FPV穿越机、高精度炮兵打击和大面积布置反坦克地雷等手段,对俄军装甲部队进行有效防御的战法,正在俄空天军大面积轰炸面前迅速失效。
(俄军士兵)
与此同时,俄军还对乌军在后方设置的临时弹药和物资存放点进行高频率打击,这大大加速了俄军推进速度,限制了乌军进行固守的资源条件。仅仅4月21日一天时间,俄军就确认或实际占领了谢梅尼夫卡、博达尼夫卡、新米哈伊利夫卡以及贝尔蒂奇四地,其地面推进速度正在不断提高。
我们看到,目前从南至北,两军交火线两侧的战斗十分激烈。首先,在南顿涅茨克重镇弗勒达(乌格列达尔)东北方向的新米哈伊利夫卡,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第155海战旅在炮兵火力掩护下,成功占领了该村全境,随后兵锋直指弗勒达身后的康斯坦丁尼夫卡地区,如果俄军夺取该地区,那么乌军重兵防守的弗勒达村后方将无险可守,乌军在扎波罗热东侧防区结合部将面临腹背受敌、南北夹击的危险。
(俄军突入奥切列季涅镇)
在阿瓦迪夫卡西侧的运河防线,俄罗斯军队在三个方向猛攻乌军临时设置的第三道防线,其中在阿瓦迪夫卡正西侧的乌曼斯克方向,俄军快速突进占领了亚斯诺布罗迪夫卡、内特拉夫外侧的大片阵地,在内特拉夫、五一村和内维尔斯克之间的乌军防区,俄军还成功围歼了大约1个营的乌军,并随后拉平了战线。
总体上来说,乌克兰军队在运河防线南侧的防御已经摇摇欲坠,由于在防线西侧仅10公里纵深内乌军没有进行固守的工事群,一旦俄军涌入防线内侧,其后果可想而知。
(乌军缺乏炮弹)
而在运河防线的中部,俄军接连夺取了贝尔蒂奇和新梅尼夫卡两个关键要塞的控制权,成功在乌军防线正面撕开一道长2公里左右的“突破口”。在战斗最为激烈的奥切列季涅镇,隶属于俄军第2集团军的第30摩托化步兵旅使用装甲突击战术,利用乌军精锐第47机械化步兵旅退回后方休整的机会,成功切入奥切列季涅东侧主城区,并在立足未稳的乌军“填线部队”第115步兵旅还未展开防守之际,稳固了长达1公里的突出部侧翼安全。
总体上来说,俄军这次大胆的穿插进攻,出乎乌军前线指挥官的意料,自“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以来,俄军基层部队通常并不会在战场进行大范围“绕后穿插”,第30摩托化步兵旅沿着山脊线发动快攻,穿越两侧乌军的防御阵地,直插乌军后方重镇,让来不及做出反应的乌军第115步兵旅只能放弃阵地,调头向城镇西侧撤退,结果刚刚退至后方的乌军第47机步旅不得不再次回防奥切列季涅镇,但此时乌军糟糕的战术位置已经出现崩盘迹象。
(乌军士兵)
与此同时,隶属于俄军中部军区第41合成集团军的第74近卫摩步旅和第55近卫山地旅,正在从奥切列季涅镇两侧进攻的贝尔蒂奇和新卡利夫卡方向对乌军主力展开钳形攻势,阻挡外围企图救援奥切列季涅镇的乌克兰军队。应该说,最近两天时间,俄军在奥切列季涅和新巴赫穆季夫卡两侧同时推进,让乌军第三道防线的防守态势处于极为危险的状态。截止22日上午,俄军已经成功攻入奥切列季涅重型城区和火车站,乌军组织多次反扑均无功而返。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在进入城区后完全不和乌军进行巷战对攻,一旦遭遇强烈反击,则直接呼叫空中火力支援和地面炮火支援进行火力覆盖,遭到抵抗后一律炸平处理。截止当地时间4月22日中午,俄军对奥切列季涅城区西北方向进行了多轮高密度轰炸,巨型精确制导炸弹和温压弹在乌军第115旅和第47旅头顶不断炸开。
(乌军炮兵)
分析人士指出,奥切列季涅是乌军在阿瓦迪夫卡西部第三道防线的北部起始点,这里处于东西走向地高地之上,一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可以随时俯视第三道防线南侧的河谷地区,另一方面,奥切列季涅是乌军中部防线的关键节点,一旦俄军占领奥切列季涅,那么俄军距离乌军在整个顿巴斯战场的后勤补给中心红军村就仅剩下32公里,与此同时,在奥切列季涅的东侧克拉米克地区,俄军也正在快速推进,进而对奥切列季涅北侧的乌克兰援军进行有效切割,乌军防区被分隔极大影响了相互增援的效率。
(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与此同时,奥切列季涅附近是阿瓦迪夫卡西部方向上的最高点,俄军一旦拿下该城,那么俄军主力部队将借助地形优势,直接冲入乌军在沃夫恰河以及卡利夫卡水库构成的防线,到达乌军的第三道防线纵深,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一方向,俄军进攻仅剩下的唯一难度,就是如何突破乌军以大量水网构建的“天然水障”,随后俄军将直插红军村据点。
原创文章,作者:秦蓁的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btzlt.com/4307.html